本文作者:asdhfiu

博时基金的“造星”策略,权投总监亏损惊人,明星经理的业绩何在?

asdhfiu 05-09 65
博时基金的“造星”策略,权投总监亏损惊人,明星经理的业绩何在?摘要:   来源  Y趣理说  行业TOP10的博时基金,又被打脸了!基金经理,所谓的专业水平?看到这业绩,懂行的基民都会绕道而过吧。  博时基金的两位基金经理,曾鹏和王诗瑶,就遭遇了...

  来源  Y趣理说

  行业TOP10的博时基金,又被打脸了!基金经理,所谓的专业水平?看到这业绩,懂行的基民都会绕道而过吧。

  博时基金的两位基金经理,曾鹏和王诗瑶,就遭遇了这样的困境。他们共同管理的一只基金,博时消费创新混合A基金(基金代码010326)。

  业绩腰斩,亏损近半

  近期,博时消费创新混合A基金(基金代码010326)的市场表现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。该基金自2020年10月成立以来,已运行约3.1年。

  然而,根据wind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12月8日,该基金的单位净值已跌至0.5019元,自成立以来的投资回报率为-49.81%,市场表现远不理想,在同类基金中的排名为12***/1312,位于倒数水平。

博时基金的“造星”策略,权投总监亏损惊人,明星经理的业绩何在?

  这一成绩让众多关注者和投资者感到失望,甚至引发了网友的强烈批评:“两位基金经理应该认真反思,为什么会亏这么多。拿着我们基民的钱开玩笑吗[怒]”;“都腰斩了,还好意思要管理费” 等。

博时基金的“造星”策略,权投总监亏损惊人,明星经理的业绩何在?

博时基金的“造星”策略,权投总监亏损惊人,明星经理的业绩何在?

  曾鹏跟王诗瑶作为基金管理人,自2022年以来,尽管他们所管理的基金表现较差,但高额的管理费还是照收的。

  我们先来看看曾鹏,资料显示,曾鹏硕士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投资经济系,具有17年证券从业经验,2012年加入博时基金,2013年开始管理公募基金,现任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权益投研一体化总监,科创板自律委执行委员。

  目前曾鹏管理规模超过104亿元,任职最佳回报为95.75%。

博时基金的“造星”策略,权投总监亏损惊人,明星经理的业绩何在?

  根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12月8日,曾鹏旗下管理的基金的业绩都乏善可陈,其管理10只基金(A/C份额合并计算)的业绩排名大多数都处于市场中底部,近两年亏损率最高超-40%。

博时基金的“造星”策略,权投总监亏损惊人,明星经理的业绩何在?

  而另一位基金经理王诗瑶,资料显示,2012年从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加入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。历任研究员、高级研究员、高级研究员兼基金经理助理。

  根据天天基金网数据,截至2023年12月8日,王诗瑶目前管理4只基金(A/C份额合并计算)。其管理的4只基金都是近一年全线亏损,近两年亏损率最高也超-40%。

博时基金的“造星”策略,权投总监亏损惊人,明星经理的业绩何在?

  其中,博时时代消费混合A基金(基金代码013836)自2021年10月成立以来,已运行约2年时间。根据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12月8日,该基金的单位净值已跌至0.6640元,这意味着在这2年的时间里,亏损了三分之一。

博时基金的“造星”策略,权投总监亏损惊人,明星经理的业绩何在?

  基民看到这样的业绩表现,估计懂行的老基民都会绕道而过吧。

  擅长“造星”,业绩却偏离

  博时基金成立于1998年,是国内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,总部设在深圳

  wind数据显示,博时基金在管基金数目363只,资产管理规模9,316.69亿,排名第六。

博时基金的“造星”策略,权投总监亏损惊人,明星经理的业绩何在?

  近几年,博时基金及其基金经理们因“明星化”和“网红化”趋势而声名鹊起。各种蹭热度,曾在多个互联网直播平台上举办过直播活动

  2021年-2022年间,博时基金举办“科技投资天团”以科技为主题的直播,包括曾鹏在内的18位投资大咖+基金经理联播会等,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关注。这种做法虽然帮助博时基金迅速打开市场,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。

  首先,这种单边的“造星”策略可能导致产品营销的“***化”,偏离了基金投资的本质和专业性。其次,基金投资者可能因此变成了基金经理的“粉丝”,而非基于理性分析作出投资决策,这可能导致投资风险的增加。

  与此同时,曾鹏在博时的业绩并不令人满意。自其加入博时后,任职年化回报大多为负,历任管理基金产品数共12只,收益为负的高达7只,注意到,任职回报亏损超-30%的就有5只,同类排名也较为靠后。

博时基金的“造星”策略,权投总监亏损惊人,明星经理的业绩何在?

  更重要的是,这种“一拖多”的现象,反映出基金公司在人才储备方面存在不足。

  同时,这也表明了这些公司在风险控制方面的不足。简而言之,一个基金经理如果同时管理太多基金,再加上“明星化”“网红化”保持曝光度,他们的精力和时间都被拉扯得太散了。很可能无法充分关注每一个基金的具体情况,从而影响整体业绩。

  可能一顿操作猛如虎,最后基金公司倒是赚了不少管理费,真是“肥了自己瘦了基民?”。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mylaozhou.com/post/20687.html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