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知否知否,应是绿肥红瘦》里,齐元若、顾廷烨家里都有爵位,到底谁家的爵位更厉害?
最近,《知否知否,应是绿肥红瘦》正在热播。在这部称之为“宅斗”的剧里,盛家的姐妹们都想着嫁入高门勋爵的家中做正妻。因此,该剧一出场就是盛家大小姐华兰出家伯爵府的情景。
中国古代在王之下的爵位共分五等,公侯伯子男。有爵位就意味着有封地和食邑,就可以成为一方诸侯。因此,周王朝分封了大小百余个诸侯国也是按照这样的爵位等级来进行的。后来最高统治者从王变成了皇帝,王也就成为了一种爵位,五等爵位即变成了六等。
当然,爵位到了宋朝早已是今非昔比了。在汉朝能够封侯已经是荣耀之极,除了王莽,曹操等少数人封了公爵之外,鲜有封公爵的。而到了南北朝时期,爵位已经不那么值钱了,公爵甚至都已经封滥。到唐朝,连国公的食邑最多也不过几千户,大不如汉朝万户侯来的显贵。
有了爵位就是贵族,不仅子孙能够承袭爵位,就算不能承袭至少也能受荫赐官。虽然宋朝的爵位已经大不如前,连食邑也是虚的,能够得到的实际好处无非是朝廷的补贴而已。并且,宋朝只要做了首相的人,几乎都能捞到一个国公的爵位。
在电视剧里,齐元若是齐国公家的独子,而顾廷烨的父亲却只是一个侯爵。按照六等爵位的顺序来看,自然是齐国公这个公爵的爵位要比顾家这个侯爵厉害得多了。齐元若的父亲当朝一品,娶得又是从小在皇后身边长大的平宁郡主。顾家虽然是侯爵,却只能娶商人的女儿来续弦,高下立判。
最近《知否》这部剧大火,又是正午阳光团队出品,作为历史爱好者,纵横必然要追一追的。
在观剧的时候,又是老侯爷,又是小公爷,到底谁的身份更尊贵些呢?
在我国古代,爵位的历史很悠久,上起秦汉,下至明清,历朝历代皆有封爵,但是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,各个朝代的爵位、品阶、俸禄又不尽相同。
《知否》这部剧的历史背景,纵横考证的话宋朝的可能性比较大,所以就按照宋朝的爵位制度给大家分析一下。
宋朝初期将隋唐的九级爵位增加到了十二级,未免赘述,纵横不再总叙这十二级爵位名称,直接分别讲下每等爵位的品阶俸禄。
这十二级爵位地位由高到低依次是:
王:也就是亲王,只有皇子、皇帝的兄弟封国时才可为亲王,为正一品;
嗣王:亲王之子承嫡者称为嗣王,从一品;
郡王:亲王由宗室近亲承袭者为郡王;帝王下特旨册封者也可为郡王,从一品;
抛开权势,单从爵位上讲,齐家更胜一筹。
古代皇帝,把跟着自己打江山的臣子们,按功劳大小分为"公,候,伯,子,男”五个等级,这五个等级所受到的待遇也不相同,不仅表现在食邑方面,而且表现在传承方面,比如公爵是五代而斩,而候府则传至三代而终。
有人说公爵上面还有王和郡王呢,不错,是有,只是那都是皇帝的兄弟及子侄,其他人很少摸着边的,盯着也没有用,不管顾家还是齐家,都与那些距离太远,这里忽略不计。
而齐元若的祖先挣来的爵位是公爵,人称"小公爷",在剧中,是除了两家王府之外的第一家。而顾廷烨的祖先功劳赶不上齐家,只挣个侯位,自然地位要低一些。
不过,因为齐元若的母亲是公主,为了避嫌,齐老爹只能领了虚衔,在朝堂上并不受看重。而宁远候府顾家握有兵权,在话语权方面要厉害些。
撇开其他,就《知否》中齐府和顾府两家来说,可能表面上看起来,齐府是公府,宁远府只是侯府,爵位上齐府是自然而然尊贵很多。但是实际上,个人看来真正有实力的是宁远府。
虽然顾偃开是为了嫁妆而娶了二叔的母亲,但那只是一时的困境。毕竟顾偃开是武将出身,有战功的,凭的是势力,即便有困顿,也可以凭借着实力吃饭。
到了顾二叔这里,科举之路被顾家大哥给断送了,但是没关系,二叔继承了父亲的衣钵,继续纵横战场,凭着实力成了一名战功赫赫的将才,明兰更是成了诰命夫人。也算把顾家的荣光延续了下去。
很显然齐国公府的地位更尊贵一些 但是毫无疑问 齐家是没有实权的 只是徒有其表罢了 他们家靠的多是平宁郡主与宫里的关系 而二叔家那是实实在在有兵权的
朱元璋问刘伯温谁能当丞相,说出杨宪、汪广洋和胡惟庸三人后,为啥无一例外全都惨死?
朱元璋是出身低微的草根皇帝,曾出家当过小沙弥,做过气丐讨过飯,受尽人间冷眼及***,后在岳父的支持下与一帮穷亲苦友揭杆而起,经过多年反复征战,终于推翻元朝的统治,击垮陈友谅,张士诚两大劲敌,建立起了朱氏的大明皇朝,由于他的生活经历,深知他的皇帝宝座来之不易,视大明江山如同生命,所以他绝对不允许他下面的朝臣包括皇亲国戚背叛他,稍有不慎将招来杀身之祸,胡唯庸与李善长都是他最笼爱的重臣,也是帮朱元璋夺取天下的有功之臣,但由于俩人争权夺利闹得不可开交,触怒朱元璋的戒备之心,结果这俩人都得殊九族的下场。所以朱元璋对刘伯温这样有功于自己的谋士更是放心不下,从而刘伯温推荐的人士朱元璋绝对不会录用,反之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。
洪武2年(1369年),朱元璋问刘基如果李善长不当丞相,谁适合当丞相?这是一个巨大的坑,不声不响地就给刘基挖好了。
换到任何一个人必然中招。在这个年份里,任何人都没有意识到巨大的风险即将降临到每一个实权派头上,包括刘基在内。
朱元璋提了三个人,分别是杨宪、汪广洋、胡惟庸。杨宪是刘基的“浙东集团的嫡系人马”,也是后来刘基“离职”是唯一布局朝堂的人。刘基的评价是“有才能,没气量”。而对“中间派”汪广洋的评价是能力气量都不如杨宪。而对“小人”胡惟庸的评价是,这是个能让大明翻车的主。原话是“譬之驾,惧其偾辕也”。
朱元璋说提这个你不满意,提那个你有问题,这样你觉得你自己可以胜任么?在此前若干次谈话,朱元璋的口吻是一样的,并没有让任何人感觉到危险。
此前在***石矶之战的时候,刘基也拍过桌子,拿类似的话怼过朱元璋。但是这一次刘基突然刘闻到了一丝杀机。
刘基抬头看到朱元璋并不是十分好看的脸色,心里突然就有了一丝慌乱。刘基意识到这绝对不是一个随便聊聊的问题,于是坚决说自己不行,打死也没那个能力。
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快就证实了刘基的判断。接下来果然李善长“靠边站”,在丞相这个职位上,正是朱元璋例举的几个人。从洪武2年到洪武13年,这是个漫长的过程,但同时也足见朱元璋对于废丞相一事筹划已久。
用杨宪、汪广洋和胡惟庸这些有性格缺陷的人的目的非常明确,那就是要彻底将丞相这个位置树敌、搞臭、逼到死角,为自己顺利废掉丞相制度做准备工作。
早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,实际上还是在“山寨”元朝的旧制,就在帐下设立了左、右丞相的职位;而且也是按照元制,以右为尊。
当时朱元璋就考虑到丞相制度在历史上的重要性,而且当时战时形势也的确属于合作期,所以左右丞相的人选必然是自己铁子,一个李善长,一个徐达。其实选徐达做左丞的时候,就考虑到以武制文。当朱元璋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,吓得徐达连顿饭都没吃得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