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诗中花卉文化的具体体现?
世称花卉乃天地之至美,诗词属文艺之至善。“花”是历代文学中至为重要的意象。中国的咏花诗词极为丰富,是花与文学结合的举世典范。中国的花卉诗词独具特色,为世界其它咏花文学无可比拟。
中国的花卉诗词,在描绘花卉形色姿影之美上,极尽所能,而且基于此上,更着力于发掘花卉内涵的精神品格,显示出中华文化深刻厚重的底蕴。梅、兰、竹、菊,花卉之高品,百代称颂;牡丹之富贵,桃李之美艳,尤受世人之青睐。李白挥笔而就的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”,令牡丹国色天香的绝代风华跃然纸上。
花有花品,人有人品。花卉诗词赞美花卉为自然至美,以人品美德为参照,而人品美德又以花卉“比德”,二者相得益彰。自然美与心灵美融合为一,成为人们追求完美人格之参照。咏梅之凌寒傲雪,咏菊之霜中独立,咏荷花之出污泥而不染,咏竹之虚怀劲节,兰之不因无人而不芳,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的崇高人格规范都在这些名花上得到了突出的彰显。林逋一句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”,将梅花的高格韵致写极写尽。
中国的花卉诗词融赋、比、兴等多种艺术创作手法于创作之中,涌现出异彩纷呈,彪炳千秋的无数佳作。既状花卉之美,又寄意抒怀,针砭时弊,达臻绝佳境界。诗人既赋花卉,又标举自身品德,如苏轼笔下的海棠:“江城地瘴蕃草木,只有名花苦幽独。……自然富贵出天姿,不待金盘荐华屋。……雨中有泪更凄怆,月下无人更清淑。”海棠花,本是高雅不凡、妩媚娇艳之“花中仙子”,而苏轼笔下的海棠,已非供人赏玩之物,而是傲立群芳、孤高绝俗的意象,诗人既赋特定环境之花,又表述了诗人自身之品格。
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屈原以兰蕙喻己,陶潜以菊自况,周敦颐以莲寓志,郑板桥以竹寄意,以及圣人孔子喻兰以自律……凡此种种,都是中华民族的至美心灵和高尚情怀的绝佳呈现。
以梅拟人,凌寒独开,喻典品格高贵;暗香沁人,象征其才气谯溢。《梅花》宋代王安石: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。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。释义:墙角有几枝梅花,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。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,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。
红豆:即相思豆,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,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。唐代王维的《相思》诗:“红豆生南国,春来发几枝,劝君多***撷,此物最相思。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,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。
求一首宋词并带有详细解析(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)?
小池
宋代:杨万里
泉眼无声惜细流,树阴照水爱晴柔。
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。
此诗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: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、清新的小诗。一切都是那样的细,那样的柔,那样的富有情意。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。画面之中,池、泉、流、荷和蜻蜓,落笔都小,却玲珑剔透,生机盎然。
辛弃疾《破阵子•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,全词如下:
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。沙场秋点兵。
马作的卢飞快,弓如霹雳弦惊。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。可怜白发生!
解析:
这篇词作是辛弃疾以“壮词”寄好朋友陈亮(字同甫)表心怀、驰骋壮志、抒写悲愤的。作者以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虚实结合方法,将爱国之心、忠君之念,对个人建功立业的向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,表现在这样一首短短的词中。
作者追忆当年抗金义军的军旅生活,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豪情,而军营、犒劳(分麾下炙)、军乐(五十弦)、阅兵(秋点兵)、战马、弓弦,则是在追忆之中以虚拟之笔写成的多彩画面。题为壮词,却并无一骋壮志的条件,只能托之以醉、梦。在醉、梦之中,作者将爱国之心、忠君之念及对个人功名向往的豪情壮志推向了顶点,然而现实并未“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”,故结尾句以“可怜白发生”的实笔警语,来点醒真情,猛然回到眼前,渲泄了“壮词”中壮志难酬的强烈悲愤。
这篇词在使事用典和炼字锤句上也颇见功力,词中多处用典却不着痕迹,很有气势。